图片分类
热门音频
据说,风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占风铎,主要用于占卜,有人也用它判断风向。据记载,唐朝时,唐睿宗的儿子歧王在所住的宫中竹林里挂了很多玉片,听玉片的碰撞声判断风的方向。这些玉片就是占风铎。后来,这样的风铃被到大唐留学的日本僧人带回国。
普通的风铃像倒扣着的茶杯,里面吊一根小棒儿,小棒儿下端垂一截线,线上再系一叶被称为“短册”的细长纸片。短册俗称风铃的舌头。是用来增大迎风面积,令堕敲点更敏感地晃动使其撞击铃内壁,发出清脆的叮铃~叮铃~声音的。
在郁闷烦躁的夏日,耳边都是嘈杂的吱蝉鸣,只有微风吹来时,短册在风中团团转,带动小棒儿为断撞击风铃,清脆的叮当声,有时似黄莺鸣啭,有时似乳燕低喃,在炎炎夏日听来,使人心旷神怡,暑热不知不觉减了几分。
江户风铃: 手工吹制玻璃,内侧手绘图案,下坠短册,上题诗句·因江户时期大量生产而得名。江户风铃的开口部位并不整齐光滑,其上的锯齿形状是刻意保留的。音色清脆,与从其他地方进口的风铃音色上有很大差别·
全部评论
我来评论